让彭德怀落泪的铁原阻击战,63军与美军血战14天,2万人被打光
“无论如何,哪怕63军拼到最后一人,也得给我挡住美军,至少坚持15到20天!”
彭德怀总司令在电话里对着十九兵团的司令杨得志大声说道。
咱们先来琢磨两件事儿,头一件,为啥彭老总非要下这么一道“铁令”不可?
要知道,经过无数次大战的锤炼,那时候的我军已经变得相当强大,很少再碰到必须“死守”的艰难局面了。
第二个疑问是,为啥非得63军来扛这个大旗?还有,为啥63军后面没跟个援军啥的?
聊到朝鲜战争里打得最激烈的一仗,有人觉得长津湖战役最惨烈,特别是长津湖电影火了之后,这种说法更多。但也有人认为是上甘岭战役更为惨烈。
都没毛病,那些战斗都打得异常残酷,不过还有个地方,在朝鲜战争中也是以惨烈著称,这就是咱们今天要聊的铁原阻击战。
63军在铁原硬扛了美军整整14天,战士们几乎拼到了最后一兵一卒。但好在,志愿军最终在铁原防线稳住了脚跟,让美军想要一举消灭全部入朝志愿军的美梦落了空。
【全军危机,临危死守。】
李奇微一当上朝鲜战场的总头头,咱们志愿军就碰上个棘手的大麻烦。
李奇微发现,志愿军所带的弹药和粮食,顶多能撑上一个礼拜。过了这个礼拜,他们就没法继续追击了。李奇微把这个情况叫做“星期攻势”。
所以,基于这个发现,李奇微改变了美军之前几次战役中的打法,他决定不再跟那些意志坚定的志愿军正面硬刚,而是瞅准时机,等志愿军物资耗尽、没招儿了,再出手反击。
在朝鲜战争的第五次战役期间,李奇微同样采用了那一套战术策略。
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打响后,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那叫一个士气高涨,他们势如破竹,一路猛进,直接把战线推到了汉城。
美军表面上看好像一直在撤退,但实际上,李奇微早就偷偷给部队下了命令,让他们绕到志愿军后面去包抄。他就等着“星期攻势”一结束,立马给志愿军来个狠的,让他们遭受重创。
说实话,到了第五次战役,李奇微的野心已经不限于赢得小范围的战斗了,他真正想要的是,一举消灭在朝鲜的志愿军!
彭老总对前线攻击如此顺利感到挺纳闷,心想美军怎会如此弱不禁风。毕竟在第四次战役时,咱们已经吃过李奇微放弃汉城再反击的亏了。
可那时候,我们压根没料到李奇微早就把我们的补给实力摸透了。所以到了第五次战役,我们又在这个环节上栽了跟头。
彭总察觉到情况不妙,立刻下令部队赶紧撤离,可惜已经来不及了。李奇微早就算计好了,马上指挥空军出击,轰炸了我们志愿军后方的补给线路。
咱们没有掌握制空权,对这种攻击虽然已经见怪不怪,但要是这事儿发生在前线部队快没子弹、没粮食的时候,那可真是吓人一跳。
美军反攻的速度那叫一个快,咱们虽然一直在抵抗,但还是被他们很快突破了防线,眨眼功夫,他们就差不多推到38线那边了。
要是美军攻破了铁原这块地方,那志愿军的中间防线可就被他们撕开了个大口子。前面就是一大片平地,到时候,防线一垮,美军就能随便把志愿军切成一块一块的,然后挨着个儿地收拾掉。
换句话说,要是志愿军那会儿没守住铁原,那可真是大难临头了。因此,无论如何都得拼死防守!这也就是彭德怀总司令为啥非要下死命令不可的原因。
在铁原那块地方,能派去增援的就只有十九兵团的杨得志了。而杨得志那会儿,手下头也就63军还算状态不错,人员装备都相对完整。再瞧瞧弹药,也就63军还算充裕。这么一来,能上去扛大旗的,也就只能是63军了。
为啥63军坚守了那么久,最后都没等来援军呢?其实是因为战线眼瞅着就要垮了,咱们得赶紧在铁原后面建起一道结结实实的防线,这样才能保证所有志愿军兄弟的安全啊。
其实,63军的核心使命,就是豁出命去为兄弟部队拖延时间。他们每多撑一天,就能多救下好多战友的性命。
面对美军七万多人的猛烈攻势,要想撑过15到20天,那时候大家都觉得,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。
可咱们的志愿军战士,那真的是能变出奇迹来。
【化整为零,生命阻击。】
大家都知道63军在铁原那场战斗打得特别惨烈,那到底63军里哪个师打得最为惨重呢?告诉你吧,是189师。
189师的领头人蔡长元,有个外号叫“蔡石头”。彭老总特地挑选了他,指派蔡长元去执行这场至关重要的阻击任务,并且由他打响这场阻击战的第一炮。
面对装备远超自己的美军,蔡长元心里有了数,他琢磨着,光靠他们189师,哪怕是整个63军,要是硬碰硬打阵地战,美军那几个师一轮轮地往上冲,咱们根本撑不过15天。
那如果不能硬碰硬打阵地战,还能有啥招儿呢?蔡长元脑子一转,想到了个挺冒险的办法,说白了就是,把大军拆分成小股部队。
各个营连排被分配到铁原东南那片连绵起伏的丘陵地区,他们设立了超过200个小型阻击点。但这些阻击点能起啥作用呢?在美军的大规模冲锋之下,它们能撑多久呢?
回答是,它确实管用,而且超级管用。
咱们来聊聊这事儿,原因可不少,咱们一条一条说。首先啊,美军那军事思维,真的太死板了,书上怎么写,他们就怎么做,一点变通都没有。他们那本军事宝典上说,行军的时候,旁边和后面绝对不能有敌人,得清得干干净净的,不然风险可大了去了。
这么说吧,每当美军碰到一个小阵地,他们就会立刻集结力量,把这个阵地给端掉。但这么做的话,他们的部队就得停下来,为啥呢?因为他们绝对不允许自己的后方或者旁边还有敌人藏着。
在干掉那股挡道的阻击部队后,美军刚迈出没多远,紧接着又碰上了下一个防御阵地。这样一来,美军的攻势就被大大拖慢了。
再者,只要部队被打散,变成一个个小队伍,美军那引以为豪的大范围火力攻击就成了摆设。
189师的9400多名战士,在长达20公里左右的丘陵区域里彻底散开了。这样一来,美军的炮弹就很难对他们形成有效的打击。再加上志愿军阵地布得稀稀拉拉,美军没办法,只能一点一点地,慢慢清除这些分散的阻击点。
不过,这个打仗计划得有个铁定的基础,那就是大家的信念和决心。
很明显,只要部队一散开,就变成了美军眼中的小菜一碟,小阵地根本没法逃脱。战士们从踏进阵地的那一刻,向美军打出第一枪开始,就得有心理准备,随时准备牺牲。
这种惊人的心理素质和顽强的战斗精神,在当时全球范围内绝对是独一无二的!
美国人可能不懂,中国人经历了百年欺凌后,现在对自己的新中国有多么看重!他们对自己的民族尊严,这好不容易赢回来的东西,是多么地珍惜!
所以,不管遇到多糟糕的环境,不管得付出多大的代价,他们都毫不畏惧死亡,心里只想着完成任务。就算最后全军覆没,那又怎样?
就这样,189师在极度绝望的境地中,还是硬生生地扛住了装备精良的“联合国军”的猛烈攻势。
从6月1日到6月3日,这漫长的三天里,189师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艰难困苦,硬是挺了过来。到了6月3号那天,蔡长元终于接到了撤退的命令,这时候,他的部队人数已经大幅减少,只能勉强整合成一个团外加两个营的规模了。
63军的军长傅崇碧,为了让189师那点剩下的战斗力能留下来,好为以后重新组建部队出把力,他决定让188师上前线,接替189师的位置。不过啊,在188师赶到之前,189师大概还得自己硬撑个一天左右。
就这么点儿部队了,咋守得住啊?蔡长元犯了嘀咕,他瞅着地图琢磨了半天,最后拍板决定,把剩下的兵力全拉上来,豁出去也要守住种子山那地儿。
这个地方地形还算有利,要是守住这儿,美军就没法快速通过。因为它正好是个公路转弯的地方,所以美国带着的联合国军没法不顾189师的拼死防守,硬闯过去。
接着,保护种子山的战役就开始了。不过,只要这种规模的阵地战一开打,美军的大炮就能大显身手了。
铁原阻击战时,美军那边负责硬攻的是第八集团军的头头,中将范弗里特。他为了突破防线,真是下了血本,大炮和轰炸机轮番上阵,弹药用得那叫一个猛,直接超出了美军规定的用量上限,整整多了五倍不止。
这次离谱的举动在世界军事历史上,狠狠地记上了一笔。他被大家叫做“范弗里特弹药量”,之后这个词就成了疯狂使用弹药的代名词。
【绝地炮击,最后一博。】
但现在,种子山上驻守的战士们面临的最大挑战,并非来自美军的空袭炮火,而是难以忍受的饥饿。
李奇微瞅准时机,精确算计了志愿军的弹药和粮食库存后,挑了个绝佳的时机发起攻击。而且,他们的空军还一直轰炸我们的后方补给线,这么一来,189师已经好几天没粮食吃了。
就算偶尔能逮到被美军炸死的战马,或者狠下心宰了马来填饱肚子,可通常还没等到马肉煮熟,就得赶紧往嘴里塞,因为没有制空权,这好不容易弄到的吃的,说不定下一秒就被一炮或者一炸弹给毁了。
到了6月4号这天,蔡长元总算是盼到了188师的到来,这下他可以撤退了。
不过挺惨的是,189师那些在撤退路上的最后队伍,竟然碰上了洪水。很多战士啊,没在之前的激烈战斗中倒下,却在这场洪水里丢了性命。
蔡长元心里头那个难受啊,每次一想到那场暴雨带来的洪水,就忍不住直掉眼泪。
188师所承受的压力相较于189师来说,算是轻了一些。说到底,打仗这事儿,全靠士气!就像那击鼓一样,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最振,第二次就弱了些,到了第三次就完全没力气了。
联合国军被188师不要命的阻击和那种近乎自毁式的分散打击给弄得士气大跌,几乎快没了。尽管他们状态不佳,188师还是打得特别费劲。人员大量伤亡,战斗一直咬牙坚持到了6月9日。
现在,距离彭老总定下的最少坚守15天的任务,就只剩最后三天了。188师在炮火的猛攻、饥饿的折磨以及战斗中人员不断减少的三重压力下,简直是风雨飘摇,眼看就要撑不住了。
到了这最关键的一刻,傅崇碧使出了杀手锏,亮出了他的最后一张王牌——那就是炮兵团。
在铁原防守时,傅崇碧面临一个大难题,那就是重武器都已经被转移到后方去了。他手头没有重炮可用,就连那些迫击炮和喀秋莎火箭炮,也因为太显眼,很容易遭到美军空军的攻击。
所以战斗一打响,傅崇碧很快就让所有的炮兵都躲了起来。这场仗打了大概十来天,美军就自然而然地以为志愿军没有火炮了,他们觉得志愿军的炮弹应该都打光了,或者那些炮兵阵地早就在空袭中被炸得无影无踪了。
到了这决定生死的关头,傅崇碧决定拼尽全力,进行最后的较量!他打算反击了!他要好好发泄一下心头的怒火!
不能光让被猛烈炮火轰炸的感觉!
因此,傅崇碧下达指令,让负担较轻的右翼187师悄悄带上所有的大炮和火箭炮,趁着黑夜的掩护,默默靠近了联合国军的驻扎地。
在朝鲜战场上,美军流行着一句话:“这儿的白天归我们管,但夜晚却是中国人的天下。”这句话透露出美军对我志愿军夜间袭击的深深忌惮。
实际上,我们晚上变得“更强”不是因为真的增强了战斗力,而是因为只有夜里,我们才能避开美军的侦察机和监控点去发起攻击,这样就不会被他们的轰炸机和炮火发现。
结果是这样的:那么,趁着联合国军毫无准备,步兵在晚上发起了突袭。63军把全军剩下的炮火都集中起来,一时间万炮轰鸣,全部对准了联合国军的阵地。他们以最迅猛的速度,把炮弹一股脑儿地全打了出去!
炮弹直接命中了弹药库,引发了更大的爆炸,让联合国军伤亡惨重。他们压根儿没料到志愿军还能打出这么猛烈的炮火,一时间吓得手足无措,误以为志愿军要大举反攻了。美军吓得四散奔逃,哪里还有心思进攻,全都开始后撤了。
他们打算等补给到了就继续前进,可结果一直没收到继续进攻的通知。
李奇微瞧见我军早已在二线建好了结结实实的防线,就立马让部队别进攻了,就地防守。这样一来,63军可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,硬生生地把美军挡在了铁原外面。
战后,彭老总见到63军的将士们,眼泪哗哗地流了下来。他这一辈子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,身为彭大将军,打过多少硬仗恶仗,但这一刻,他真的没绷住。
这场战斗,63军损失惨重,伤亡人数高达2.2万,就连军长傅崇碧也受了重伤。不过,这场战斗的最终结果,是让李奇微想要一举歼灭志愿军的美梦破灭了。它给朝鲜战争的第五次战役,画上了一个虽然悲壮但意义非凡的结束符。
到现在,美国人终于又一次,而且带着更多的真心,回到了谈判桌前。
英雄气概永铭记,志愿军战士们的遗骸开始陆续回归祖国怀抱,那些在铁原阻击战中英勇捐躯的勇士们,终究得以落叶归根。
英勇的伙伴们,咱们得一直记得他们,没有他们的付出,哪会有如今这漂亮的新中国!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和兴网配资-线上配资平台-配资炒股技巧-平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